搜索名人
  • 抗战烽烟领群伦

    三年术业铸鸿基

    胡庶华先生是中国工科学人的杰出典范。早年专注儒学,考科举,中秀才,1913年考取湖南省公费生资格赴德留学,遂抱定研究“实用科学”之志,发奋七年,终获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相当于博士)。回国后致力于提升高校工科学术基础水平,推介西方先进工业技艺,连续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在冶金学界卓具影响。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先生际会风云,身任中国工程学会会长和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职务,主持大后方实业基础考察,发表工业强国理论文章,寻求支撑长期抗战的因应之策,席不暇暖,领袖群伦。1935年胡庶华出任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以恢弘的眼光对全校院系结构作出战略调整,同时新创多个学院科系,一举奠定重庆大学作为多科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架构与学术基础。“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先生作为冶金学巨子和大教育家的一生,熠熠闪耀着金属般光辉的质感。

  • 神州学术播火人

    数理英才青云志

    何鲁先生是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代宗师。他天资聪敏,少年成名,1912年以勤工俭学身份入读里昂大学,克服专业及语言的双重障碍,成为首位获得法国理学硕士的中国人。先生年过弱冠而执大学教鞭,悉心将西方现代高等数学引入中国,研学的脚步踏遍东南、西南,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上海中国公学、国立中央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并曾担任学长、系主任、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等职务,并组织或参与创办多所大、中、小学。先生是重庆大学理学院首位院长和第五任校长(时称“校务委员会主任”),又是民国教育部核准的45名部聘教授之一,深耕重庆大学20年,筚路蓝缕,厚植学术基础,卓具开创之功,奠定了我校数理学科作为西南重镇的历史地位。

  • 经世济民促改革

    研究经济建商科

    马寅初先生1939年受聘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首位专任院长。他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1904年考入北洋大学矿冶系,1907年以官费留学美国耶鲁大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马寅初在学术研究上学以致用,倡导国家经济结构和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战时经济观点,发表了大量研究论著。在教育管理层面,他坚持振兴中国须以培养经济人才为首端,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中国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商科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商科建设及高校管理事务。在社会经济层面,马寅初长期担任中国经济学社社长,集合留美归国学者为主的全国政商各界知识精英,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国家财政经济智囊团的作用,新中国建政初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大背景下,他提出全行业合营的工商业改造建议,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电工理论开先河

    篑土积山成崔嵬

    江泽佳先生,中国著名电工理论专家,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青年时代的江泽佳就读于重庆大学,1947年保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深造,1949年学成回母校任教。毕生致力于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的研究,是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工学科评议组电机、电力分组召集人,国家教委第二届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代初担任校长5年,使重庆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由两个增至八个。先生治学严谨,学术成就斐然,专业领域开多项先河,在中国电路理论新体系建设中享有一代宗师的地位,为重庆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也对中国电工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计量光栅领头雁

    烛火病躯映大纛

    黄尚廉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电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毕生专注于精密仪器及机械、光电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由他主持研制的“QGK405型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刻划光栅盘精度优于±0.1角秒, 一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先生为学,求真尚勤,奉行“科学之真谛在于求实”,无论研学教书 ,悉以“静以研修,行以至诚”为座右铭,虽年不满30即罹患心脏病,仍焚膏继晷,与时间和病魔赛跑, 毕生心血凝注于光电精密仪器及机械、文字图像识别、光纤传感技术诸领域,全都作出开创性贡献,终成中国光电学界之卓然大家。

  • 电力输配著先鞭

    大匠持练舞长空

    孙才新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评审组组长。 所主持和负责的项目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中国电气工程领域领军人之一。先生出身耕读农家,自幼感于乡村用电困难, 遂发宏愿致力于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研究,以造福乡梓。先生身任“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坚守在电力输配科研第一线,终获重大突破,学术成果被“西电东送”、青藏电气化铁路等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采用。铁塔擎天, 青春梦圆,先生的学术事业,打破了制约东西部产业平衡发展的关键瓶颈,解决了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社会民生的显著改善奠定了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