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名人

实业救国为而不有

民胞物与经世济民

卢作孚,1946年受聘重庆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工商管理学。他一生几经商海浮沉,统一了长江上游航运,以实践真知指导中国式管理科学研究;他毕生致力实业救国,抗战时期组织实施了比肩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主命脉;他终其一生经世济民,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以重庆北碚为试点基地创建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普及教育和文化,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誉他为“胸怀高旷,公而忘私,为而不有,庶几可比之于古之圣贤。”

卢作孚

实业救国,为而不有

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艰难的经济生存坏境,造就了一批具有商业智慧的中国商人和拥有开拓精神的中国企业,其中就有重庆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和他创办的民生公司。

重庆,作为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上游的枢纽重地,是连接内陆与沿海贸易物资输送的关键命脉。1890年,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划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与各通商口岸无异”,重庆被迫开埠。四川官商为抵御西方列强掠夺中国内陆资源、攫取西南地区人民财富,于1908年合办了川江轮船公司。次年,川江轮船公司的“蜀通”轮入江,这是四川自主投资的首艘内河轮船。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面对列强商船和现代资本的加速竞争,在先天落后的造船技艺、经营理念和后天不利的经济环境等多重夹击之下,中资长江航运进入了大萧条时期,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公司)应时而生。

民生轮,1926年上海订造的民生公司第一艘轮船

1926年7月的一天,一艘仅 70.6 吨的崭新小货轮出现在重庆朝天门外的江面上,这是1925年由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的第一支轮船“民生号”。

卢作孚设民生总公司在重庆,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为宗旨,凭借“民生号”起家,联合1927年订造的“民用”轮和1929年购买的“民望”轮,在开辟的渝合(重庆至合川)和渝涪(重庆至涪陵)两条航线上航行,便捷了沿途百姓生活,带动了沿线生产经济,服务渝州大地。

航行在湍急江水中的民生轮

卢作孚设民生总公司在重庆,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为宗旨,凭借“民生号”起家,联合1927年订造的“民用”轮和1929年购买的“民望”轮,在开辟的渝合(重庆至合川)和渝涪(重庆至涪陵)两条航线上航行,便捷了沿途百姓生活,带动了沿线生产经济,服务渝州大地。

“民生公司,仍然是一个小的事业,但是一个要求有意义的事业,是要求这事业的一切完全成为现代的。”

“个人努力地帮助社会,社会亦尽量地帮助个人,还不够……不是一群人之为自己,而是一群人之为更大的人群。”

民生轮,1926年上海订造的民生公司第一艘轮船

运输救国

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之十一——创造集团生活的第三个试验(文章图)伴随着民生公司的实业发展和经济影响力,卢作孚缔造“一群人之为更大的人群”的现代化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逐渐明晰。

抗战时期,民生公司在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带领下成为了战时后方航运的主力。

民生公司内走道上标语“一致克服国家的困难,事业的困难”

囤积在宜昌码头的抗战物资
抗战初期“民本”从南京转运难民
抗战初期“民本”从南京转运难民
“民风”轮
“民贵”轮
“民康”轮
“民俗”轮
“民元”轮
强运人员物资的“民元”轮
“民主”轮
“民族”轮
民本轮15吨的起重机在大撤退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插图)
民生公司轮船上的起重机正在装卸货物
宜昌大撤退的终点——1944年的重庆朝天门码头

“抗战开始,民生公司业务什九被割断。但公司当局确认‘民生公司应该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抗战。’”

“汉口沦陷后,还有三万以上的待运的人员,九万吨以上待运的器材,在宜昌拥塞着。全中国的兵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生命,完全交付在这里了。”

“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的歌唱,拖头往来的汽笛,不断的鸣叫,轮船上起重的牙齿不断的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具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 ——卢作孚著《苦斗中成长的民生实业公司》

卢作孚著《苦斗中成长的民生实业公司》

1938年秋,卢作孚组织民生公司在短短两个星期之内集中了所有轮船,由重庆赶往宜昌,创造了著名川江枯水期间实行的“三段航行法”即宜昌至三斗坪为第一段,三斗坪至重庆万县为第二段,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终于在40天内实施了比肩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主命脉。

宜昌大撤退画作(网络图片)

三段航行法示意图

卢作孚经营的民生公司崛起于重庆,兴盛于长江,造福于川渝,争雄于列强,使中国传统航运实业长足发展,是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航运企业,抗战时期还广泛地向钢铁冶炼、机械制造、船舶、煤炭、纺织、食品、建筑、保险等企业投资,成为了旧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资本集团之一。

民胞物与 经世济民

整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绕不过卢作孚的北碚模式,这是与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截然不同的一种乡村建设模式,倡导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称赞他为“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一位完人。”

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之九——创造集团生活的第一个试验

《申报》1925年12月5日第七版刊载《四川通俗教育馆长卢作孚等来苏考察》

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之九——创造集团生活的第一个试验。

1925年12月5日,《申报》报道时任四川通俗教育馆馆长卢作孚率团赴苏考察参观了在苏的实业机关,为通俗教育馆博物馆征求商品等,此行表明卢作孚在实业刚起步之时,已经着手对乡村建设通俗教育进行了局部探索。

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之十——创造集团生活的第二个试验

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之十——创造集团生活的第二个试验

1927年,卢作孚开始在重庆北碚为中心设立机构,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实践他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想把“嘉陵江三峡布置成功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具体涉及三方面的建设:吸引新的经济事业,创造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全图

试作一种乡村运动,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进这乡村里的教育事业,也不只是在救济方面,如何去救济这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根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所以我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乡村现代化起来。

在这个乡村里作小小的试验……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的参考,其经营止于一点,其帮助则愿意到各方面。——卢作孚著《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

卢作孚著《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

卢作孚在《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中详细记录了至1934年秋,对北碚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的各项建设成就。具体在经济方面:组建了北川铁路公司、天府煤矿公司、洪济造冰场、吸引了义瑞桐油公司购地种植桐林,自营了三峡染织厂、北碚农村银行,计划设立水泥厂、发电厂、炼焦厂等;文化事业和社会公共事业方面惠及民生:训练士兵,以担任警察任务维护公共设施秩序;创办地方医院,为纵横百里间的普通老百姓接种牛痘;图书馆、运动场、平民公园、博物馆、动物园、日报馆;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生物地址两个研究所、兼善中学等。

卢作孚在北碚正式成立了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民办科学院
上个世纪30年代,卢作孚主持修建的北碚平民公园
卢作孚在北碚创办兼善学校,图为1936年私立兼善初级中学暨附属小学中四高六两班毕业合影
1936年10月10日,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举办敬老会,区内70岁以上应邀参加的老人合影
卢作孚亲率峡防局官兵屯垦西山坪,并创办西山坪农场苗圃,图为农场工人在中国西部科学院专家指导下进行生产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的民众俱乐部、消费合作社和嘉陵江报社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北碚朝阳镇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合影
天府煤矿公司
北碚试验区青年志愿抗敌出征

在北碚乡村现代化建设时期,卢作孚坚持“我们更认为中心运动是民众教育”,在当地设置民众教育办事处,为满足群众不同需求,比如在船夫休息的囤船上办一个船夫学校,在力夫休息的茶舍办力夫学校,为训练妇女的职业技能办妇女学校等,以此来设立民众学校和专门的技术学校等,进行扫盲教育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

《中央日报》1935年5月20日第8版刊载《卢作孚今日在中大演讲题为救国的一条途径》

1935年5月20日《中央日报》报道《卢作孚今日在中大演讲题为:救国的一条途径》中称重庆北碚这一“嘉陵江口经营实验区”,在卢作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村建设之下,“不及九年,成绩大著,蜚声国内,其地匪患绝迹,夜不闭户,有世外桃源之称”。

弹丸之地的重庆北碚地区,在卢作孚指导下实施乡村建设,历经经济、文化和社会改革,昔日落后的面貌大为改观,这既体现了卢作孚将中国式管理科学研究运用于乡村建设的实践,也客观上推动了重庆北碚地区的现代化发展。重庆北碚在抗战时期被确立为迁建区后,又迎来了西迁而至的各机关院校、企业团体以及社会名流、专家学者等,科学教育人文风气日渐浓郁,遂发展成为了抗战时期著名的夏坝文化区。

TOP 事件 上一页